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精读一本书胜过泛读十本书?阅读应该追求质量还是数量
精读一本书胜过泛读十本书?阅读应该追求质量还是数量阅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认可阅读孩子生命成长中的起到重要作用。很多家长都会在启蒙到小学阶段学习阅读课程,给孩子买一些书籍作为课后补充。但在讲座和平时私信反馈的时候,还是会有爸爸妈妈对阅读的两种模式-精读和泛读,产生疑问。
精读简单来说,就是精细深入的阅读。它是以掌握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积累知识为目的的一种读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要把字字句句读明白,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内容、写作方法等,进行仔细研读,经过努力钻研,从而达到理解。
对照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知道,精读重在培养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这和你把一本书看几遍,并不是同一个意思,你把其中的好词好句做一个摘抄,甚至把感兴趣的内容摘出来做一个手工小报也有可能不是精读,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把泛读的工作多做了一点罢了。
现在高中语文中的现代文阅读训练最符合精读这个概念。那些题目都是根据精读的要求来设计的。所以我们有规律地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才是最有效提升精读能力的途径。精读能力提高了,才可以让孩子在泛读中汲取更多营养。
泛读顾名思义,是指广泛地阅读。意在追求对作品的整体理解,即读懂这本书的故事内容,以及阅读速度,而不注重一些字句的翻译,也不会对作品做有意识的赏析。从这个概念来看,对整本书的理解和对阅读速度的重视,是泛读的主要任务。
请注意,所有的精读都是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不能为了精读而精读,让孩子爱上阅读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怎么正确地阅读。
精读就好比语文教材,泛读就好比课外书。薄薄的一本语文书上一个学期,自然学得又精又深,而一个学期可能要读几十本课外书,这个自然就是泛泛而读了。
而泛读是精读的好伙伴。泛读能帮助我们筛选出值得我们精读的书籍。可以有效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更重要的是,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大量的阅读,可以让孩子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阅读速度也能够得到快速提升,而且,能够静心进行大量阅读的孩子,应该是一个专注力很强的孩子,这种强大的专注力一旦形成,对日常学习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
好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在听课时快速抓住重点,自然在阅读长的材料时也能抓住重点,这是大量的阅读实践练就的本领。
由此可见精读重质量,泛读重数量。如何选择泛读还是精读,是需要根据我们的孩子阅读某本书的具体要求所决定的。这就好比吃饭,面对一大桌子的美食,每样尝一口,知道每种菜的味道就是泛读,在尝过之后再选出喜欢的几道菜去细细品味,从色香味全方位地研究这道菜,这就是精读。
很多家长,都在追求孩子的阅读数量,而不是真正去探求书籍本身给孩子到底带来了什么。孩子看书好像是在完成KPI,一个月看五本书一定比看两本书要好。在我看来,阅读是要分“精读”和“泛读”的,否则就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这是对书籍本身也是一种浪费。
首先一本书,想要孩子精读还是泛读,可以先考虑一下阅读的目的:是想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还是只想拓展一下孩子的阅读广度呢?
其次我们还应该考虑文本的特点、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如果是一本科普读物,除了让孩子了解里面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外,你会要求孩子去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或者深入思考每种植物的特点,它们生活习性背后的含义吗?我想是不会的。所以类似科普读物这样的信息类文本,我们一般会选择泛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即可。
但如果是文学类的读物,我想它是值得孩子细细品读的:文中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大人和孩子对待同一人、事、物有什么不同反应?文章的语言给你什么感受?看完以后,你对这些事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对这本书中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的梳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会让孩子有所收获,都会对孩子的生命成长产生影响。所以这样优秀的文学类作品,是值得我们精读的。
再来说说精读泛读和孩子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关系。很多家长如果看到一本好书,往往会忽视孩子的阅读能力,硬让他精读。
比如让二三年级的孩子精读《史记》,让五六年级的孩子精读《红楼梦》,书籍跟孩子现阶段的阅读能力完全不匹配完美体育,我们是无法要求孩子深入体会作品里传达出的思想情感的。
精读和泛读其实没有任何冲突,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于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在选择“精读”的读物,家长可以参考这两个指标:
而针对“泛读”,最重要的是泛读的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孩子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以为了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泛读上我们不妨遵循这几个标准:
从目前大部分孩子的阅读情况来看,泛读是不成问题的,都具有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的能力。但对于精读,很多家长容易存在认识误区,不知道如何去指导孩子学会精读。在这里简单跟大家说说应该如何精读。
精读包括分析人物、欣赏语言、利用思维工具梳理情节、深入思考问题等,但不是每个孩子,每本精读的书,都要做到这些,选择什么样的精读方式,要考虑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阅读能力要求。
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在阅读文学类书籍时需要:初步通过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力等方法确定词语的意思;能够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能够识别和描述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以及它的情节和人物.......
因此在带一年级的孩子精读时,就不需要利用思维工具或着深入赏析语言了。要根据孩子需要达到的阅读能力目标来确定精读的方式,这样才能让阅读更高效、更科学。
精读与泛读没有对错,只有是否适合和需要。对于不同的人,遇见不同的书,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而已。仅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阅读,都是对阅读片面的理解。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双管齐下,二者兼顾。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想清楚阅读的目的,弄清文本特征,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现阶段已有的及需要达到的阅读能力水平,这样坚持下去,阅读的效果才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