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全产业链销售760亿柳州如何打造“螺蛳粉+供应链”新范式?
全产业链销售760亿柳州如何打造“螺蛳粉+供应链”新范式?一种以酸臭味为美的传统地方食品,是如何在十余年里从小城街边小吃化身网红,又迅速成长为百亿级产业的?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最近在央视播出了,曾在第一季第一集就出现过的螺蛳粉再一次进入镜头。不同的是,当初的螺蛳粉,还只是一道地方特色小吃,今天的螺蛳粉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国美食,形成了一个规模数百亿的产业。
2025年2月8日开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柳州螺蛳粉再一次入镜。图片来源:《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视频截图
在中国地方特色餐饮的历史中,成为网红食品、名噪一时的不少,但是能够真正成就一地经济产业的,并不多。一种以酸臭味为美的传统地方食品,是如何在十余年里从小城街边小吃化身网红,又迅速成长为百亿级产业的?
螺蛳粉,广西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酸、辣、鲜、烫是其最明显的特点。一直以来它给人的最强记忆点就是有点臭的,那种味道隔着很远都能闻到,且附着力极强,走出螺蛳粉店,整个人身上沾染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但却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螺蛳粉的热度和持久度,就像它的味道一样。围绕着螺蛳粉,诞生了一众连锁门店、预包装和方便食品品牌,不少网红也纷纷加入这波螺蛳粉的掘金热潮中。螺蛳粉彻底走出柳州,甚至走出了国门,在柳州形成一个数百亿级的产业。
2024年,根据柳州市商务局的统计估测,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为759.6亿元,同比增长13.4%。品牌价值也在持续上升,截至2024年,“柳州螺蛳粉”品牌价值已达125.59亿元,位列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第27位。
此外,地理标志特产大全网联合北京中郡经济发展研究所,发布了《2024地理标志经济社会综合价值指数调研报告》,“柳州螺蛳粉”荣获2024全国地理标志经济社会综合价值百强,第8位;2024西部地区地理标志经济社会综合价值百强,第4位。
螺蛳粉能够火起来并成长到今天,背后有很多因素推动,堪称区域品牌发展的经典案例,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非常系统,并且还在不断完善。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首季开播,以现象级传播效应将柳州螺蛳粉纳入国民美食版图。纪录片首集《自然的馈赠》中,这一极具辨识度的地域特色美食完成首次全国性曝光,为产业后续发展奠定认知基础。2014年柳州颁发首张袋装螺蛳粉生产许可证,标志着标准化生产体系正式建立。
伴随移动互联网商业生态成熟,2018年直播电商元年开启产业质变。头部主播矩阵式推广突破地域限制,驱动产品日均销量突破170万袋。至2019年,柳州预包装螺蛳粉企业超81家,品牌矩阵达200余个,年度产值突破35亿元,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020年疫情催化居家消费场景,螺蛳粉连续三月领跑方便食品类目,年度实现三个百亿突破:袋装产品销售收入110亿元,配套产业130亿元,实体门店118亿元。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行业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由2017年30亿元跃升至2023年238.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7%。
产业链协同效应持续释放,2021-2023年全链销售收入由501.6亿元增至669.9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双位数。跨境贸易表现尤为突出,出口货值从2021年5256万元增长至2023年8727.2万元,2024年上半年实现4316万元,同比提升2.5%,市场覆盖北美、澳洲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柳州螺蛳粉已形成地域品牌+产业集群+跨境电商的立体发展模式,作为中国美食出海代表,其产业升级路径为传统食品向工业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螺蛳粉的崛起不仅依赖于其独特的风味,还得益于零售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品牌的不断创新。螺蛳粉品牌大致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类,两者通过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策略,共同推动了螺蛳粉产业的快速发展。
线上品牌的成功离不开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助推。以李子柒螺蛳粉为例,2017年,李子柒与杭州微念合作推出螺蛳粉产品,迅速成为线上爆款。李子柒凭借其个人IP的影响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诠释,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2018年,李子柒品牌的天猫旗舰店上线,螺蛳粉成为其最畅销的产品之一。2020年,李子柒螺蛳粉销售额突破5亿元,2021年更是达到10亿元,成为线上螺蛳粉品牌的佼佼者。
李子柒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个人影响力,还在于其供应链的优化。2020年,李子柒品牌在柳州建立了自己的螺蛳粉生产工厂,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口感稳定性。这种从代工模式到自建工厂的转变,不仅提升了品牌竞争力,也为其他螺蛳粉品牌提供了借鉴。
除了李子柒,其他线上品牌如“好欢螺”也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迅速崛起。好欢螺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精准的营销策略,成为螺蛳粉市场的另一大赢家。2022年,好欢螺的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稳居线上螺蛳粉品牌前列。
线下品牌则通过实体店的体验和氛围营造,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以“柳螺香”为例,这个从街边小摊发展起来的全国连锁品牌,如今已拥有超过1500家门店。柳螺香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味,还在于其对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
柳螺香的母公司旗下拥有酸笋、酸豆角等原材料种植基地,并在南宁和柳州设有大型米粉工厂。这种自建供应链的模式,确保了原材料的品质和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此外,柳螺香还推出了方便式螺蛳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另一个线下品牌“螺公堂”则通过精致的装修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大量顾客。螺公堂的门店通常选择在商业区、大学城或居民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段,通过统一的品牌形象和门店管理,确保了全国门店在产品品质和服务上的一致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螺蛳粉品牌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例如,李子柒品牌不仅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还覆盖了盒马、世纪联华等线下商超渠道。这种全渠道的销售模式,不仅扩大了品牌的覆盖面,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便利性。
此外,螺蛳粉品牌还通过创意营销活动和社交媒体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例如,2022年推出的“臭宝”品牌,通过明星代言和社交媒体互动,迅速在年轻消费者中打开了市场。臭宝品牌不仅在产品上不断创新,还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和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无论是线上品牌还是线下品牌,螺蛳粉品牌的成功都离不开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例如,李子柒品牌通过其独特的文化IP和高质量的产品,成功吸引了大量忠实消费者;而柳螺香则通过自建供应链和精细化的门店管理,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稳定性。
此外,螺蛳粉品牌还通过不断推出新口味和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好欢螺推出了“加辣版”和“加臭版”螺蛳粉,吸引了喜欢重口味的消费者;而臭宝品牌则通过推出“迷你装”和“家庭装”,满足了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
无论是李子柒螺蛳粉,还是臭宝、柳螺香等等,这些螺蛳粉品牌的崛起,离不开他们在品牌、渠道、产品、营销等方面打造的差异化和持续的创新。但从整体来来看,螺蛳粉品牌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发源地的背书。它是螺蛳粉这个细分品类能够形成数百亿级别大产业的前提,也是螺蛳粉与很多品类、产业的最大区别。
螺蛳粉从地方小吃蜕变为百亿级产业,离不开广西柳州在供应链建设上的系统性布局。从品牌管理到原材料供应,再到市场拓展和文旅融合,柳州通过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为螺蛳粉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其成为区域品牌全国化、国际化的典范。
柳州螺蛳粉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品牌化运作。柳州市政府通过申请地理商标,并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注册“柳州螺蛳粉”品牌,确保了其唯一性和合法性。同时,柳州建立了严格的品牌监测机制,打击侵权行为,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企业才能使用“柳州螺蛳粉”标志。这些企业必须使用本地认证的原材料,并在柳州设立生产工厂,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地域特色。
此外,柳州还推动了螺蛳粉产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例如,《预包装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包装标识、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标准化不仅提升了螺蛳粉的整体质量水平,还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品牌忠诚度。
2021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价值。2024年,柳州发布了《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外包装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将螺蛳粉的英文名定为“Liuzhou Luosifen”,为其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螺蛳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风味,而风味的稳定性离不开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随着螺蛳粉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大米、竹笋、木耳、豆角、腐竹、螺蛳等原材料需求大幅增加。为此,柳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如:
螺蛳养殖:2022年,柳州螺蛳养殖面积已超过6.5万亩,并通过稻螺综合种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率。
酸笋与酸豆角:柳州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酸笋、酸豆角交易市场,累计认定的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达数十个。
在生产环节,柳州鼓励企业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生产效率。例如,部分龙头企业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米粉的标准化生产,日均产量可达数十吨。同时,柳州还优化了物流配送体系,设立分拨中心,确保产品新鲜送达消费者手中。2023年,柳州螺蛳粉年寄递量突破1亿件,成为广西首个年寄递量过亿的单类产品。
柳州螺蛳粉的市场拓展策略可谓多点开花。在国内市场,柳州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营销以及线下实体店建设,不断扩大销售渠道。例如,柳州螺蛳粉连续多年参与“双十一”大促,单日销售额屡创新高。2024年,柳州螺蛳粉实体店数量已超过4.9万家,覆盖全国各大城市。
在国际市场,柳州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展会和交流活动,推动螺蛳粉出口。2023年,柳州螺蛳粉出口货值达8727.2万元,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上半年,出口申报货值约4316万元,同比增长2.5%。螺蛳粉不仅成为柳州的地方名片,更成为中国美食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
柳州螺蛳粉的崛起,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还催生了一种独特的“螺蛳粉+文旅”模式。自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柳州便将螺蛳粉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以螺蛳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如:
2023年,“为一碗粉,去一座城”成为热门话题,柳州也因此成为网红打卡城市。螺蛳粉与文旅的融合,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文化认同,还为柳州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23年柳州螺蛳粉相关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
随着螺蛳粉产业的不断成熟,柳州在供应链建设上的投入也在持续加码。未来,柳州还计划进一步推动智能化生产,引入更多自动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柳州还将加强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优化全球配送网络,确保螺蛳粉能够高效、新鲜地送达全球消费者手中。
此外,柳州还计划通过与国际品牌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例如,与海外中餐厅合作推出螺蛳粉主题菜单,或与国际食品巨头联合开发螺蛳粉衍生品,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从街边小吃到百亿产业,螺蛳粉现在的成功离不开柳州在供应链建设上的系统性布局完美体育官网。通过品牌化管理、原材料供应保障、市场拓展和文旅融合,柳州不仅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区域品牌,还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全国化、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随着螺蛳粉市场的不断扩大,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未来,螺蛳粉品牌不仅需要在产品创新和供应链管理上持续发力,还需要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上不断创新。例如,通过与国际品牌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或者通过与其他中式餐饮品牌的跨界合作,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供应链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