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完美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365wm完美体育唐宋八大家你最喜欢哪一个?

2024-03-01 05:24:5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365wm完美体育唐宋八大家你最喜欢哪一个?今年最值得期待的一个文综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开播啦!“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再现八位文化宗师的传奇人生,当主持人撒贝宁着古装穿越到唐代,登门拜访“韩愈”,也是真实羡慕了!再浅浅释放一下“韩愈篇”主演阵容,嗯,看完这篇夜读,就可以点击文末观看链接,追起来了!

  不过说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不少小伙伴最先觉醒的是“全文背诵”血脉,当时忙着交作业,以为粗布麻绳裹身,未能细细领会品味,如今再读,才知我们可能错过的是何种巅峰,何种风骨!再读唐宋八大家名句,那里有足以滋养一生的智慧。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韩文风格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坐井观天”“力挽狂澜”“飞黄腾达”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宗元与韩愈可谓世交,二人相交以义,相商于道,尽管文风不同,论道有别,却能相互敬重,始终交好。

  其散文尤其是《永州八记》等小品文,语言精练,刻画细致,文势劲峭,堪称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中的极品。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是北宋六家中的核心人物,宋代古文运动的领军。

  自称“六一居士”,可见欧阳修的真性情与风趣,他的“六一”是: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还有他这老翁一个。

  他的散文,语言自然舒畅,意蕴含蓄浑厚,深婉有致,章法上回环跌宕,摇曳多姿,后人赞之“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许多人对苏洵(1009—1066)的印象,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还有很多人知道他,则是因为他被写进了《三字经》里:“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与欧阳修年龄相仿,他于嘉祐元年(1056)偕二子入京,参加第二年科考,且拜访了欧阳修,欧阳修早已听闻苏洵文名,此番相见,大加赞赏。其后,由于苏轼、苏辙连中高第,“三苏”大名声震京师。

  苏洵文风纵横苍劲,笔锋老辣,析理精微,“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心术》

  苏轼,我们已经很是熟悉了。公元1037年1月8日,他出生于岷江河边的小城眉山。民间传说,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不知为何突然花草凋零树木枯萎。后世便流传起一句,“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世人在用这种巧合,彰显苏子的生而不凡。

  欧阳修甚是喜欢他的文章,曾说三十年以后,没有人知道我欧阳修了,三十年以后,人们只会知道苏子瞻。苏轼之文体现出了宋代散文艺术最高成就,汪洋恣肆,滔滔汩汩,“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又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辙,只比苏轼小两岁,兄弟二人自小一起读书成长,科场共搏击,仕途同起落。乌台诗案时,苏辙得到消息后,积极展开营救,写下情深切切的传世名文《为兄轼下狱上书》,向朝廷:只要能为兄长赎罪,愿免一身官职。苏轼也曾在狱中写下诀别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世未了因”,可见兄弟情深。

  虽然名气不如哥哥苏轼,但苏辙的才情和才干同样不容小觑,连苏轼自己都说:“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饱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历代论·引》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世称“王荆公”。他曾倡导变法,权倾一时,在当时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历代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也正因如此,他在生前和身后都受到了大相径庭的评价。而对他的文学成就,却几乎是众口一词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后人称他着笔,“匠心所注,意在言外,神在象先,如入幽林邃谷而杳然洞天,恐亦古来所罕者”,其文识度高远,笔力雄健,峻洁严整完美体育,奇峭刚劲。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曾巩(1019—1083),北宋著名家、文学家、史学家,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似乎是很没有存在感的一位,不过往回翻,就能看到诸多文人对他赞赏有加,钱锺书即指出:“就‘八家’而论,他的诗远比苏洵、苏辙父子的诗好,七言绝句更有王安石的风致。”

  王安石为他写诗,“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欧阳修是他的老师,曾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宋史》本传说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

href=""

搜索